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雨 网友:沙漠要变绿洲?
9月25日,新疆尉且沙漠公路尉犁段
迎来一场强降雨天气
原本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被雨水浸润
呈现难得一见的“湿地”景观
塔克拉玛干沙漠
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
面积33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沙漠
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被称为“死亡之海”
在这里
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
最低只有4~5毫米
而平均蒸发量
却高达2500-3400毫米
有不少网友好奇
未来沙漠是否会变绿洲?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9月25日,新疆尉且沙漠公路尉犁段迎来一场强降雨天气。
塔克拉玛干沙漠越来越“湿”了。
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远离大海,因此受到湿润气流的阻挡,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极少有降水,特别是沙漠深处。白天沙漠表面的温度能高达70到80摄氏度。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让人很难把“湿”跟塔克拉玛干沙漠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雨水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南疆,时常会打湿这片“旱”海。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疆已成为全国气候“增暖增湿”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区域,其中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平均每10年增加12%左右。
沙漠有望变绿洲?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姜逢清称,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这种降水多、洪水多的时期,只不过可能是在少数极短的时期,在历史长河或地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一些气候条件比较好的时期,但总体而言,干旱的格局没有变化。
他分析称,无论频率还是强度,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极端天气都有一个上升或者增大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少量降水的增加,对偌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明显是杯水车薪,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会变成绿洲。
南疆降雨为何越来越频繁?
南疆降雨为什么会越来越频繁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曾这样介绍: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40年,新疆表现出一定的暖湿化现象气温上升的同时,年降水量也显著增加,偶尔还会发生洪水事件。
有专家分析,南疆降雨是受西伯利亚沼泽气流影响,西伯利亚气流沿着阿拉山口和天山的缺口,一路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由于前期塔里木地区气温较高,湿暖气流不断上升,遇到周边的山脉,便形成大范围的强降雨。就如同烧水一样,水不断加热,受锅壁阻挡,热气只能不断上升,而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降低,热气变冷凝成水珠。这说明西伯利亚当地气温大幅偏高,沼泽已出现大面积的解冻,这与全球气温变暖相吻合。
通讯员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雨珊 汪志鹏
综合自央视网、极目新闻、中国天气、中国气象、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