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疙瘩”变“金疙瘩” 哈巴河县小土豆“滚”出富民产业链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发勇 通讯员 杨倩)4月28日,记者走进哈巴河县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切种车间,只见数十名工人手持锋利小刀,动作娴熟地把马铃薯精准切割成大小均匀的种薯块。他们下刀时格外谨慎,每一刀都巧妙避开芽眼,确保每个切块重量控制在30~50克之间,且至少保留一个饱满的芽点。这些精心处理的种薯块,将为后续土豆高产稳产筑牢坚实根基。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雪化全粉生产区。
在哈巴河县,一颗颗看似不起眼的小土豆,正沿着一条精心打造的产业链“滚”出大作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从新品种引进到机械化种植全面推广,从规模化生产稳步推进到精深加工领域深度拓展,土豆产业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
机械化种植的广泛应用,为哈巴河县土豆产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过去,当地土豆种植主要依靠人力,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如今,现代化农机已成为田间地头的主力军。“今年,我们购置了新型播种机,并把播种机的行距调整为1.8米。这一改进使得标准下种量大幅提升,新式播种机每亩地能种植6000多株苗,而老式播种机每亩地仅能种植4800株苗。”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种植机械设备管理员张长海说,“升级后的播种机械不仅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率,更实现了标准化、精准化种植,为土豆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正在播种机作业。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15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亩均增收800~1000元。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正在播种机作业。
今年,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已签订8000多亩马铃薯种植合同,每亩产量4吨,预计收购马铃薯38000吨。该公司副总经理、厂长王树兵说:“今年,我们计划加工马铃薯雪花全粉6000吨,产值可达65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新疆桦城祥泰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切种车间切种工在切种、打包。
从“温饱粮”到“致富薯”,哈巴河县的土豆产业既是科技与汗水共同谱写的丰收赞歌,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