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视点丨在这里,洞察中国AI发展脉动
2025年4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
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目标定位“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自2023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仅38天就实现从毛坯到“拎包入住”的转变。截至2024年底,“模速空间”及周边已吸引255家大模型企业入驻,推动34个备案大模型成功落地。
2024年5月23日拍摄的“模速空间”外景。
2025年4月29日,工作人员在“模速空间”调试人形机器人产品。
就在4天前,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大数据模型到算力芯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模速空间”,为我们展现出人工智能令人炫目的蓬勃前景,映照着中国AI发展的未来蓝图。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拍摄的工业AI大模型产品。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展示的芯片。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拍摄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展示。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展示用于药物研发的智能自主实验平台。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展示的人型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等部件。
这是在“模速空间”展示的一款AI下棋机器人,可以提供实现对弈、AI打谱等多项功能(2025年4月29日摄)。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拍摄的算力产品展示区域。
2025年4月29日,在“模速空间”展示的人工智能+交通应用场景。
在上海举行的2019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启动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2019年5月25日摄)。
2025年2月21日,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上线。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发布后,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一站式算力服务。
2024年5月23日拍摄的位于“模速空间”内的上海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服务中心。
2024年5月23日,在“模速空间”,工作人员为采访团介绍运用大模型文生视频。
2024年5月23日拍摄的“模速空间”内的展示区。
放眼全国,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2025年2月14日,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拍摄的人形机器人。
2025年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举行,观众在活动现场观看机器狗表演。
2025年4月20日,智能软体仿生观赏鱼“金鳞”在上海海洋大学正式发布亮相。这款以金龙鱼为原型的仿生鱼,融合人工肌肉驱动、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高度逼真地模拟金龙鱼的游动姿态和行为习性,除此之外,“金鳞”还具有智能性、互动性与环保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023年9月6日,在陕西西安的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监控运维室,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大屏监测平台运行情况。
2024年1月31日,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科研人员在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试机器人。
这是2024年6月20日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拍摄的中科曙光展区的一台人工智能服务器。
2024年10月25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
2024年11月2日,与会者在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展览区观看国产芯片。当日,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大会以“新质发展 智控未来”为主题,聚焦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探讨新产业、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代码到场景,一幅人机协同、智慧普惠的美好图景正在加速绘就。
记者:谢环驰 王晔 虞东升 方喆 王翔 李博 金立旺 赵子硕 李紫恒
制作:毕晓洋 卢烨 李琰